loading..

您好!欢迎访问吉林财经大学。

首页

财大要闻

位置: 首页 - 财大要闻 - 正文

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开展“国家公祭日 青年诉心声”话题讨论活动

浏览:

日期:2014-12-15

本网讯(记者  王彬)1213是我国首个国家公祭日。77年前的这一天,侵华日军开始在中国南京实施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历史不容忘却,77年过去,中国对此依旧刻骨铭心。上午10时,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习近平在仪式上发表讲话时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一万余名各界代表佩戴白花静静肃立。公祭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名义举行,体现出国家公祭最高规格。

校学生会作为校团委领导下的先进学生组织,在129举行了“纪念一二•九运动79周年”座谈会,会上,学生会主席团商定于首个国家公祭日当天组织全校学生干部开展“国家公祭日 青年诉心声”话题讨论活动。校团委要求全校同学特别是学生干部要观看中央电视台国家公祭仪式,务必做好本次纪念活动,深刻领会举行国家公祭日的重大意义。全校同学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方式哀悼南京大屠杀罹难者,缅怀革命英雄丰功伟绩,广泛抒发爱国情怀。当日,全校千余名同学纷纷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爱国之情以及对30万同胞的哀思,微博、微信、人人网、空间等相关话题与讨论量过万。团委、学生会还号召青年学生利用网络、电视等收看《南京大屠杀》、《南京浩劫》、《1937•南京记忆》等影片和纪录片,进一步树立“铭记历史,珍视和平”的正确观念,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为祖国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同学们观看国家公祭仪式后,感悟颇深,纷纷通过新媒介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会计学院王冠雄同学说:“历史不容忘却,尊严不容践踏,前行道路曲折,定当矢志不渝!财大人定当牢记历史,继往开来,秉承明德崇实的校训精神,勇敢担负起实现中国梦的光荣使命,将来成长为祖国建设需要的优秀财经人才!”

金融学院曲婧祎同学说:“ 12月13,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首个国家公祭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天出席在南京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并讲话指出,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而且我们敬爱的习近平主席23次提出和平,表示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我们要秉承爱国主义热情,勿忘国耻!”  

国际交流学院李媛同学说:“拉开窗帘,北方的城市被白雪掩盖,远处冷空气下的炊烟似乎诉说着这片净土的安宁。然而几十年前的今,“1213”却值得每一个人中国人铭记。打开电视,知道今天是我国首个公祭日。记忆所及,马丁尼莫拉的《忏悔诗》曾写到‘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犹太人以此作为信条,并在公祭日当天纪念受难的同胞。今天,看着电视里历史的重现,心里还是同样的沉重。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历史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它的兴衰荣辱,今天我们所能做的,只有自强不息。安息吧,受苦的先辈们。”

统计学院张名函同学说:“对于我们这一代,提到南京大屠杀都会仇恨,愤怒,都会说那是国耻,是伤疤。但是会有多少人切身体会到那种痛,痛彻心扉的痛。说句不娇情的话,我就体会不到。记忆中的南京大屠杀只存在于电视、报纸,长辈的口中。但是今天,1213,看到有个图片新闻,标题《南京大屠杀图片》,我点开了。一张张黑白的照片,让我心中无法平静,那种痛充满了心中。很复杂的痛,充满了悲伤、愤怒、杀意、暴戾,那种感觉压抑不住,就要破体而出。我完全沉浸在黑白照片中,仿佛自己回到了那场屠杀之中同胞们被残杀、被强奸,无力、痛苦,真的很无力。深切哀悼77年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应用数学学院张霁轩同学说:“这是一个值得全国人反思的日子,这是一个值得全国人铭记的日子!几十年前的中国,国土破碎,山河飘零,列强的铁蹄在中国各处践踏,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国力不强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现在的我们沉迷在双12的购物狂潮中,忘了国耻,忘了和平的不易,忘了居安思危。国力的强大为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可我们不能忘了先辈们用血铸成的路,用血染红的旗,有了他们的浴血奋战,才有了我们安适的生活。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句值得我们记住的话,值得反思的话,不要再让国耻上演是新时代我们的责任,让中国更强大,我们义不容辞!”

 

联系我们

邮箱:admin@jiufe.edu.cn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邮编:1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