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学生记者 金名 李金璘 蒲曼迪)10月31日,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迎来了建院十周年,毕业生们从各地赶回母校,共同庆祝十周年。
2005年秋天第一届财经新闻专业的同学踏入校园,至今已有10年。10年来,新闻与传播学院一直注重传播人才的培养,已培养出一大批既懂财经又文笔出众的毕业生,受到新闻单位、政府机关、证券公司等金融系统及广大企事业单位的欢迎。
重返母校话十年
下午2:30的综合楼306会议室,空气中都充满了暖暖的味道,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生“重返母校话十年”座谈会如期召开,来自五湖四海的各届毕业生代表和学院老师及在校学生代表欢聚一堂,追忆师生情谊,畅叙学习工作经验,倾听同侪分享,了解学院发展动态。
会上,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关众代表学院对毕业生重回母校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毕业生们也都积极发言,向老师和同学吐露心声——05级毕业生吉超说:“虽然院小,但是老师们的关切和同学之间的团结让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心,老师经常带着我们实习采风,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07级毕业生王迪也表达了她对学校怀念之情,劝告学弟学妹们珍惜大学时光,同时祝愿新传学院发展的越来越好。“现在的社会不需要也很难再出英雄,需要的是团队。新闻与传播学院就是一个团队,她的发展要靠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之下,新传学院会是一个有温情,有梦想,有拼搏的学院。”李亚男老师一番话毕,现场响起了阵阵掌声。
师生相会,同学重逢,总有道不完的回忆,诉不尽的情思,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座谈会结束时,新传学子在象征新传学院源远流长的画轴上留下了对学院的希冀和祝愿。
新传晚会共欣赏
晚上6:00的1101教室,气氛更加的热烈、浓郁。新传学院建院十周年庆暨2015级迎新晚会将活动推向高潮。除了新闻学院的全体师生以及返回母校参加活动的毕业生外,学校纪委副书记兼纪委监察办公室主任张建华老师,学生工作处袁贵成处长,校党委宣传部李栋栋部长,国际交流处张冬春副处长、统计学院蒋武鹏副书记和吉林日报报业集团城市晚报社采访部蔡铮主任,城市晚报办公室刘玥副主任也在百忙之中拨冗出席。
在一段对过往十年的回忆中拉开了庆祝活动的序幕。现场播放了纪念视频,展现了新闻与传播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逐渐成长的历程。视频中有参加活动的学生团队的留念,也有老师们欢声笑语的剪影,亦有师生间亲密互动的瞬间,一张张照片让所有人的心底都涌起了最柔软的回忆。
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关众教授的致辞,回顾了建院十年来的风风雨雨,对学校历任领导以及全体教师为学院发展做出的贡献表达了敬意之情,更鼓励全院师生今后要不断积极开拓进取,奋勇争先,为新闻与传播学院明日的辉煌不懈努力!
历届毕业生代表将寓意“薪火相传”的火炬依次传递,最后由11级毕业生崔炜麟点燃了主火炬台,象征新传学院精神的火焰熊熊燃烧,世代相传。随后毕业生代表上台为老师鲜花,表达了莘莘学子对老师们的感恩和对学院的热爱。
倚梦为马再出发
“新传,是一艘船,一艘,心之船。”一首《心船,十年》道出了新传人对新传学院的真切感情。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爱你中国》的深情演唱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以“快闪”形式表演的小合唱《歌唱祖国》则瞬间点燃全场的气氛,全体师生共同歌唱,唱出对祖国的祝福,唱出对未来的期待;精彩绝伦的民族舞《薪火相传》将力与美融为一体,表现了“薪火相传”的精神,赢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相声《才高八斗》用幽默诙谐的话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将整场晚会推向又一高潮;舞蹈《今天开始,我们》则处处张扬着青春的自信与活力;伴着师生共同演唱的《相亲相爱一家人》温暖的旋律,新传学院十年庆暨迎新晚会圆满结束。
十年,风雨相伴,新闻与传播学院就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敞开着她的怀抱,温暖着每一个新传人。无论是毕业生还是在校生,都是新传大家庭的成员,无论走到哪里,新传永远是温馨的港湾。新传的未来会越来越好,新传之路也会越走越长。(审核人 关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