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科研处 供稿)近日,接全国社科规划办通知,由我校宋冬林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政策研究”(项目批准号09AJY001)通过结项鉴定(免于鉴定)。由蔡向东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研究”(项目批准号10BSH061)通过结项鉴定评审,鉴定等级为优秀。
同时有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过结项鉴定,这在我校尚属首次。宋冬林教授主持的“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政策研究” 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81~2007)》(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荣获吉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因此符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免于鉴定条件,这是我校第一个被批准为免于鉴定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蔡向东教授主持的“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研究”是我校第二个获得优秀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据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一贯严把鉴定结项出口关,严把政治方向关和学术质量关,成果鉴定均由多名专家匿名评审。成果鉴定共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每月成果鉴定结果发布一次。2015年2月份共验收269个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结项申请。经同行专家鉴定,219个项目予以结项,结项率为81.4%;其余50个项目或暂缓结项或予以终止或不合格,当期未通过率为18.6%。本期鉴定等级为“优秀”的共有15项,占结项总数的5.6%,“良好”94项,占比35.0%;“合格”70项,占比26.0%;“免予鉴定”40项,占比14.9%。(审核人 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