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公共管理学院 供稿)12月20日下午,公共管理学院在教学楼1237教室举办了管理专家讲堂第八讲,本次讲堂邀请到的专家是吉林省政府采购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鄂秀丽博士,报告的题目是“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
鄂秀丽老师首先介绍了政府采购的相关工作,指出制度改革对采购工作的重大意义。整个报告分为以下三部分。
政府采购制度设计思路及现状。鄂老师通过向大家解释采购和政府采购的概念,指出目前政府采购市场正处于与国际接轨衔接的时刻,结合近年来关于政府采购的投诉和案件频频发生的现状,表明政府采购制度将面临一系列改革,并介绍了政府采购制度的设计思路:先确定预算、具体采购项目和采购需求;随后按法定的采购方式开展采购活动;最后签订合同并履行合同,支付资金执行预算。
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及采购程序。鄂老师向大家展示了政府采购制度体系的概况:由法律、行政法规、财政部规章、规范性文件四部分组成。随后就采购程序进行了细致的展开,详细全面地描述了各个程序的具体内容和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主要有: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政府采购实施计划、确定采购需求编制招标文件、开标、资格审查、评标、中标公告、合同签订、采购项目验收和支付采购资金、询问答复和质疑处理、配合投诉处理及监督审查十一个步骤。
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首先存在四大矛盾:优质和优价的矛盾、规范和效率的矛盾、需求和竞争的矛盾、政策功能和基本功能的矛盾。八个问题:预算单位采购主体地位的强化问题、政府采购和预算管理的融合问题、集中采购机构的专业化问题、政府采购执行机制中的职能错位问题、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完善问题、政府采购投诉专业化机制建设滞后问题、国内政府采购制度与国际规则衔接问题、政府采购工作基础支撑体系的完善问题。
讲座最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蔡向东为本次报告作了总结。她指出,政府采购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都很强的领域。公共财政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公共管理也离不开公共财政,使用公共财政资金就涉及政府采购问题。怎样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用好公共财政资金,做好政府采购工作,是一项很深的学问。希望公共管理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够多了解未来公共管理实践领域的一些现实问题,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思考。(审核人 蔡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