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 供稿)12月30日上午,我校2019年第二次院长例会在综合楼第二会议室举行。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内著名院校战略规划专家别敦荣教授莅临我校,作了《战略规划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专题辅导报告。学校领导孙杰光、杨春梅、赵惠敏、刘鹤、于金欢以及各教学单位院长(主任)、主管学科建设工作的副院长(副主任),党政管理部门、群团组织、直属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等70余人参加了本次院长例会。会议由副校长刘鹤主持。
副校长刘鹤首先代表学校致欢迎词,并向与会者简要介绍了别敦荣教授的学术背景。专题报告之前,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王唤杰向与会人员简要汇报了学校“十三五”改革与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和中期考核的基本情况。
随后的专题报告中,别敦荣教授重点从建设高水平大学为什么需要战略规划、需要什么样的战略规划和“十四五”规划如何来推进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三个方面对高校战略规划体系展开了详细解读。首先,别教授从凝练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办学特色入手,阐述了累积式办学和战略管理式办学两种办学模式的区别。他结合国内外高校发展的具体案例和战略研究成果,指出战略规划是学校主动迎接高等教育挑战、实现快速追赶的重要途径,是有效利用资源、节约办学时间成本、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发挥战略规划的事业导向作用,在学校现实和长远发展问题上形成共识,凝聚人心和力量,充分有效地组织和匹配有限的办学资源,在关键领域实现重大成就的突破,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其次,别教授指出战略是对未来发展进行的一种前瞻性的设想,包括愿景、目标和重大行动三要素。愿景是学校的发展定位,应具有长远性和战略性;愿景可以通过目标分解的方式分阶段实现;重大行动用来解决每个时期学校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让学校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层次。战略性规划应处理好内外需求之间的关系,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之间的关系,树标杆与保底线之间的关系等三个重要关系。最后,别教授着重介绍了战略规划的编制方法。他指出,科学的战略规划包含系统规划,即学校总体顶层设计规划、部门规划,包含重大行动的计划和二级学院的规划,制定战略发展规划是全校教职员工共同的事情,三个层次缺一不可。实施战略规划应转变办学方式,发挥规划的事业引领作用,将学校发展推向快速发展的轨道,实现高效发展、优质发展和持续发展。
专题报告结束后,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孙杰光作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第二次院长例会的集体学习安排,强调别敦荣教授的辅导报告重点突出、逻辑严密、事例鲜活,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思想性和指导性,在有关重要规划和年度工作即将收官之际,对我校顺利完成“十三五”改革与发展规划、起草好“十四五”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和较强的针对性。他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重要文章精神,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国家全面振兴东北战略给吉林高校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指出“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在校党委的领导下,通过明确战略定定位、提升办学层次,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针对“十四五”学校改革与发展战略规划工作,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统一思想、提高站位。要以战略规划统领全校各项事业发展,持续深化改革,全面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按照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做好博士授权单位和授权点申报,参与第五轮学科评估,推进“双万”一流本科专业的申报和建设;坚持“四个回归”,进一步凸显“四个融入、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特色方面的重点工作;二是协同发力、凸显特色。统筹协调全校各部门、各学院共同科学的制定好“十四五”发展规划。站到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高度,以满足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科学的、专业的、高质量的做好规划设计工作。同时,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准确性、系统性、开放兼容性和实践性。三是抓住重点、全面推进。建立全校上下联动的执行机制,做好规划的具体执行工作,将发展规划从纸上真正得落实到办学中去。同时,探索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和约束激励机制,保障规划的执行效果。(审核人 祝国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