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景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原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长期致力于政策研究。主要研究宏观经济和财政理论与政策,著有《公共经济》、《资金市场》、《服务经济学》、《美国经济》、《财政与发展》、《公共部门经济学》(译著)《中国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制度改革研究》、《政府机构运行成本概论》等十余本著作。在《经济研究》、《改革》、《税务研究》、《财贸经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经济评论200余篇。主持过全国人大、部委、国际组织、地方政府等方面委托研究的课题30余项。曾担任多项经济立法咨询专家、多部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一些研究成果受到多方面关注,如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个人收入分配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增值税改革、预算管理改革等方面的研究报告。
王泽彩,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政府绩效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财政部高端人才库:预算绩效管理专家、政府债务咨询专家、PPP政策咨询专家和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咨询专家。研究成果获得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和省部长多次肯定性批示。
马蔡琛,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预算与财税管理。近年来,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预算绩效指标框架与指标库建设研究》、《新时代中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研究》等多项国家级课题。在《财贸经济》、《财政研究》、《税务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近200篇,多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山坳上的中国政府预算改革》《变革世界中的政府预算管理》《政府预算》(第1版、第2版)《社会性别预算: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性别预算改革:方法案例及应用》《变革世界中的当代中国税制改革》专著和教材多部,获得多项省部级奖励。
童伟,中央财经大学绩效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金融组织绩效评价专家,财政部绩效评价核心专家。参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以及财政部《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等文件起草,受财政部委托承担世界银行“中国预算绩效管理方案与路径”项目研究。参与财政部对中央部门及对地方转移支付重大项目、重大投资基金项目等试点绩效评价。参与北京市、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内蒙古、天津市等省(市)的绩效评价。 在《社会经济体制比较》《财贸经济》《财政研究》及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中国基层财政体制与预算改革》《中国地方税制研究》《俄罗斯政府预算制度》等专著2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规划项目、世界银行等国内外课题40余项。
徐春伊,吉林省财政厅绩效评价处副处长,长期从事预算管理工作,负责组织推进全省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代省委省政府起草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牵头制定了《吉林省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等近20个绩效管理方面的操作办法、方案或实施细则,在绩效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王明锐,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审计处处长。 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吉林省先进会计工作者,吉林省会计领军人才。目前为吉林省省级预算绩效评审专家、吉林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发行评审专家、吉林省政府会计准则咨询专家、吉林省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咨询专家、吉林省管理会计咨询专家等。承担并完成《吉林省公路基础设施项目绩效评价指南》等课题研究,组织完成的《吉林省公路管理行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研究》获2015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专业硕士实务导师。
郑红霞,吉林省农业农村厅计划财务处处长。研究建立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组织省级预算绩效管理评价工作,指导基层预算绩效管理评价工作。被评为省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专家、省级预算绩效评审专家、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发行评审专家、省政府会计准则咨询专家、省农村金融项目评审专家。主持的内控制度研究课题获省财政厅一等奖。
崔静欣,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吉林分所执行合伙人,吉林省政协委员,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土地估价师。吉林省资本市场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财务专家、吉林股权交易所挂牌审核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民营企业法律维权服务中心专家、吉林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发行评审专家;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校外合作导师;财政部《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法规体系研究》、《政府购买服务促进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课题研究专家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