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马克思主义学院 供稿)7月20日至2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赴延安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开展“弘扬延安精神 推进作风建设”暑期实践研修培训,学校党委副书记刘鹤参加培训班并在开班仪式上作动员讲话。

刘鹤在动员讲话中强调,一要充分认识到此次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学校党委将2025年确定为学校基层组织建设年和机关作风建设年,思政课教师要进一步提升党性修养,增强铸魂育人能力本领。二要深刻认识到此次培训是学校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要认真落实学校党委印发的《吉林财经大学贯彻落实〈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2025-2027)〉实施方案》,不断增强业务能力,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阐释工作,进一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工作。三要确保学习培训取得实际效果。各位老师要端正学习态度,珍惜学习机会;严肃学习纪律,严格要求自律;注重成果转化,奋力担当作为。

培训班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专题报告开班,在延安这片红色热土开启了一场以初心铸魂、实践赋能的研修之旅。

学员们循着历史足迹,触摸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从回顾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到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生动再现了那段艰苦卓绝却充满力量的革命历史,让大家在沉浸式学习中深刻感悟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

梁家河的知青旧居窑洞前,学员们深深体会当年知青与群众同甘共苦的岁月,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为民情怀与实干担当,更加懂得一名思政课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所在。

杨家岭的灯光、宝塔山的足迹、枣园的窑洞、鲁艺的校训……每一处革命旧址都是一部厚重的思政课教材,学员们认真聆听、驻足深思,读懂了“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密码,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学员们走进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感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担当力量,大家仿佛置身于当年南泥湾田埂上轰轰烈烈的大生产劳动之中。这份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正是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动力源泉。

“弘扬延安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就是要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力量,在初心淬炼中强化育人担当。学员们纷纷表示,一定会把延安精神带回教育教学一线,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教学科研工作,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初审:黄建东
复审:李元元
终审:李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