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工商管理学院供稿)9月20日,吉林财经大学召开2025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副校长杨楠参加开幕式并致辞。

杨楠指出,本届论坛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立足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响应党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行稳致远的明确要求,深入研讨民营经济发展痛点、数智转型路径、区域振兴策略等核心议题,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建言献策。随后,她在回顾了学校的办学历史与办学成就后强调,吉林财经大学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汤艳在致辞中肯定了民营经济在推动发展、促进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强调,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市场需求收缩、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压力,以及内部存在的创新能力不足、管理粗放等瓶颈,必须通过数字赋能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培育新动能、拓展新空间,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新突破。

论坛开幕式由吉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崔宏桥主持。

开幕式后进入上午主题报告环节,由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张肃主持,五位专家学者围绕数智管理、AI应用、经济韧性、企业治理、数字化转型等关键领域分享前沿观点。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孙新波教授以“数智管理模式:概念、理论框架与未来展望”为题,提出了“整—分—合”的理论框架,强调中国企业数智规划应从收益最大化转向损失最小化,并构建了包含关键要素、运行机制和作用结果的数智管理理论框架。

上海财经大学终身教育学院院长姜晖教授聚焦“企业级AI智能体应用前景与民营企业机遇”,指出消费级AI无法形成规模生产力,而企业级AI智能体有望打破“索洛悖论”,驱动组织数字化转型,为民企带来新机遇。

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隋建利教授围绕“中国宏观经济韧性的理论与实践”,构建了中国经济韧性的数理模型和评价体系,从“收缩韧性”“抵抗韧性”“恢复韧性”三个维度,解析中国宏观经济的实践路径,并结合数据探讨了省际与区域经济韧性的混频识别、空间效应及异质分化特征。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汤艳以“企业的规范治理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阐述公司治理的逻辑与核心,强调民营企业合规经营需建立“三层监督防线”,并指出优化治理结构、发挥董事会与独立董事作用以及做好信息披露,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要求,更是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天津智慧城市研究院吉林分院院长李美翠针对“企业数字化竞争力重塑和转型实施路径”展开分享,指出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技术、业务、组织视角的多重陷阱,提出数字化转型“六位一体”模式,同时推进“三台”建设,关注人力资本。

下午的论坛分为专题报告与圆桌论坛两大环节,聚焦民营经济发展实践难题与区域振兴策略。专题报告由长春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莉教授主持,四位专家学者分享了研究成果与实践见解。

上海盛钧企业管理集团董事长黄文平以“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传承挑战与创新突围”为题,系统分析了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与传承挑战,指出了“想守守不住,想传传不下”的“企业家困境”,并提出了“守、拓、创”三条主要出路。

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辛本禄教授围绕“中国式企业家精神与东北振兴”,从冒险、创新、诚信、责任四个维度解构中国式企业家精神,并指出东北地区传统国有企业冒险和创新精神不足,民营企业发展滞后,建议从四大精神维度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五管齐下”培育企业家精神。

义乌中小企业协会会长赵荣俊分享了“创新与服务—财税视角下义乌民营经济的赋能之路”,指出义乌市政府通过市场采购贸易、金融滴灌、数字赋能三大手笔创造良好制度土壤,并通过会计实名制、合规转型四步法、智能财税平台等工具,为民营企业提供精准财税赋能。

吉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刘文超教授以长光卫星为案例,探讨“商业航天链主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与动态演进”,深入分析科学家创业角色的动态变化,揭示了商业航天链主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与动态演进规律,为科学家创业提供了有益借鉴。

圆桌论坛以“共话东北振兴: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路径与突破”为主题,由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姜佐主持。义乌中小企业协会会长赵荣俊、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朱瑞飞、长春生命健康产业研究院董事长鞠莉、上海星杉留学创始人樊增、长白山人才公司执行董事顾洪军等五位嘉宾围绕“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以及“数智时代人才流失”三大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形成多项共识。

本届论坛由吉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和科研处共同主办,以“破难题・塑韧性・赢未来:数智赋能与制度创新驱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来自上海财经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的学界专家,上海盛钧企业管理集团、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生命健康产业研究院、长白山人才集团等企业代表及吉林省工商联、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长春市委员会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论坛不仅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前瞻性的理论指导与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更构建了一个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高水平交流平台,进一步激发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与会嘉宾一致表示,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开启新征程,坚定发展信心,持续推动创新,积极融入数智时代浪潮,携手共创民营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
初审:崔宏桥
复审:李元元
终审:李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