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供稿)10月16日-17日,学校举办第四期“经世融创”教学工作坊暨“数智赋能教学创新与实践”主题交流分享活动。副校长杨楠参加了本期工作坊,并与专家就数智教育应用、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课程思政创新等专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10月16日上午,吉林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与研究中心的刘颖以“数智深融:AI驱动数智化教学场景的教学创新与实践落地”为主题进行了分享。她围绕“AI教学支架构建”“课前学情精准诊断”“课中互动场景升级”“课后多元评价革新”等实战维度,系统阐述了AI在多学科课堂的全流程应用。刘教授结合吉林大学在线学堂实操案例,详细解读了“备课增效-课堂重构-评价变革”三阶实施路径,强调教师需从“技术使用者”转变为“教学场景设计师”,推动课堂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深度转型。

10月16日下午,吉林大学教育技术与教学服务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韦军教授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AI综合应用与实战”主题,从“AI工具选型策略”“借助AI工具制作高阶PPT”等实战维度,对人工智能工具的综合应用进行了解读。韦教授指出,生成式AI的核心价值在于“人机协同提升效率”,建议教师逐步建立技术应用自信,最终达成“快乐教学、高效学习”的目标。

10月17日上午,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谢亚南以“智课深融:AI驱动财经课堂的知识内化与自主学习实践”为题,聚焦财经领域教学创新中的“AI生成教学支架”“智能互动场景搭建”“形成性评价体系”“批判性思维训练”等实施路径进行了讲授。她结合案例库AI标注系统等实操案例,强调财经教学需兼顾“技术赋能”与“风险意识培养”,建议教师善用AI工具挖掘思政元素,增强课程的时代性与思想性。

专题分享结束后,参会教师围绕“数智工具实操难点”“跨学科教学资源整合”“新教师技术适应路径”等问题与专家展开了热烈讨论,并现场操作了相关AI软件赋能教学的实践方式。老师们纷纷表示,本次工作坊有效提升了自身对于数智技术的应用能力,为深化教学改革注入新动能。

本期工作坊旨在通过系统性、实战化培训,促进教师构建“AI+教学”新型能力结构,实现从数字化应用到数智化创新的跨越式发展,为学校全面提升教师数智教学能力提供有效途径。
学校各学院教学院长、专任教师及教辅单位教师代表共150余人次参加了此次工作坊。
初审:徐明
复审:李元元
终审:李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