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 供稿 摄影 肇岳涛)8月9日,“双一流、双特色”学科建设管理与评价研讨会在我校多功能学术中心召开。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扎实推进我省“双一流、双特色”建设,强化“两双”建设过程管理,探索建立“两双”建设管理与评价激励机制。本次会议主题为:知识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助力“双一流、双特色”建设。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原主任王立生,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孙长智,吉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宋辉,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孙杰光以及国内外知名学科建设管理专家,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88所高校同仁,省内35所本科高校的院校领导、学科建设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全省本科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负责人、“双特色”建设学科首席负责人共500余人参加了会议。吉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宋辉、副处长崔春雨分别主持了研讨会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
会上,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孙杰光致辞。他指出,吉林财经大学起步于1946年东北银行总行干训班,曾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一所金融高等院校,国家较早设立的普通本科财经院校之一,国家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税务本科大学。建校73年来,学校不断传承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始终坚守“为党和国家,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财经英才”的初心和使命。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实施“学科内涵建设提升工程”,出台了《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实行了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项目绩效考核机制等一系列新举措,实施了“优势学科”、“新兴学科”、“基础学科”等三类一级学科建设项目,构建了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平台、合作交流“五位一体”的学科建设新模式。他强调,“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吉林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对标新时代“双一流”建设新要求,及时做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这次“双一流、双特色”学科建设管理与评价研讨会为大家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这必将为我省“双特色”建设和全国的“双一流”建设注入新的思想、带来新的活力,共同谱写东北教育振兴发展的新篇章。
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孙长智致辞。他指出,本次研讨会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强化“两双”建设过程管理,探索建立“两双”建设管理与评价激励机制,扎实推进我省“双一流、双特色”学科加快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这次研讨会聚焦知识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助力“双一流、双特色”建设这一主题,立意精准,恰逢其时。当前,我省“两双”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建设中逐一对标、抓紧解决。他强调,全省高校要把“两双”建设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看待,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强化使命担当,加强领导,抓住机遇,切实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要紧紧抓住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和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这三项基础性工作,坚持“特色一流、内涵发展、改革驱动、高校主体”,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在深化改革、服务需求、开放合作中加快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确保实现“两双”建设战略目标,以实际行动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义民致辞。他提出高校“双一流”建设工作要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水平,要注重学科的“内涵式”发展。目前中国知网已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中英文知识信息库,已经成为了中国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不可或缺的知识基础设施。站在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的角度上,学科实力的强弱本质上是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能力的高低,学科发展需要来自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的驱动力。2019年7月18日,中国知网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签约,正式启动学科大数据建设,面向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面向各高校学科建设打造监测、分析、规划、决策服务平台。
随后,举行了研讨会第一单元:高校学科发展规划与学科评价。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原主任王立生作了“‘新时代’背景下学科建设与学科评价”主题报告。王立生阐述了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新举措,回顾了学科评估的创新发展和历程,并分析展望了第五轮学科评估改革思路,号召高校正确对待学科评估,理性使用评估结果。
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与跨文化教育研究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庆红作了“基于现行教育评价体系的教育伦理反思——以‘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实践为视点”主题报告。刘庆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概述了“双一流”研究路径、教育伦理的缺陷、对教育伦理的反思以及反思的哲学透视和“利他”倡议。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正风作了“当代学科发展的特点与学科建设的思路:反思与实践”主题报告。李正风总结了当代学科发展的特点,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为例,介绍了学科建设的发展目标和总体思路,从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平台建设等视角分享了学科建设的实践探索。
同济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蔡三发作了“‘双一流’建设评价的若干关系处理”主题报告。蔡三发概述了“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背景,分析了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剖析了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阶段目标与长远目标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同济大学在学科建设、社会服务与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的成绩,提出构建以学校为主体、政府指导、第三方评价为参考的评价体系。
同方知网学科服务中心高级分析师张志辉从学科分析的必要性、学科分析方法、学科分析服务的形式等方面介绍了知网学科规划决策情报工具及服务体系。
江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刘小强作了“从学科生产能力看一流学科建设”主题报告。刘小强从一流学科内涵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学科建设在本质上是学科生产能力建设,一流学科建设就是要建设一流的学科生产能力。
接下来,举行了研讨会第二单元:高校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张吉豫作了“新时代法学学科建设探索——以人大法学院近年实践为例”主题报告。张吉豫从德法并举、深入推进人才培养工作,科研创新、强化建设社会服务能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师资团队建设,构建多层次、跨学科国际合作机制等方面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科建设探索情况。
华东理工大学中德工学院院长曹宵鸣作了“国际合作交流与学科创新协同发展”主题报告。曹宵鸣阐述了国家合作交流对“双一流”建设的助力作用,介绍了华东理工大学的办学情况、重点学科(群)建设,着重介绍了学校国际化战略实行情况,并对当前数据驱动环境下如何提升国际合作进行了展望。
同方知网高等教育事业本部总经理肖洪就吉林省“双特色”学科建设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了介绍和专题培训。(审核人 王丽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