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函[2001]30号文件“关于委托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组织竞赛活动的通知” 的精神,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决定举办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下简称竞赛),我校将继续组织学生参加。
由于本次竞赛试卷提交方式与以往有很大不同,请各位指导教师及参赛队务必仔细阅读。竞赛相关内容具体如下:
一、竞赛时间:
2014年9月12日(周五)8时至9月15日(周一)7时。
二、竞赛地点:
实验楼第3实验室(原实验楼15机房)。实验室开放时间:
2014年9月12日-9月14日:上午8:00-晚上20:30;
2014年9月15日:上午8:00-10:00。
三、参赛队员:
在“2014年吉林省第五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省一、二、三等奖并且已报名
参加“201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代表队。
四、竞赛试题:
竞赛试题将于竞赛开始时(2014年9月12日上午8:00)发布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网站(http://www.mcm.edu.cn)”、“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http://www.univs.cn)”“高等教育出版社网站(http://www.hep.com.cn)” “中国数模网”等至少三个网站上,请各参赛队在上述网站自行下载。
五、试卷提交
1.本次竞赛各赛区为每个参赛队指定唯一“参赛队号”及“论文编号”。参赛队号由“赛区编号+学校编号+校内编号”构成,吉林赛区编号为07,吉林财经大学编号为010,校内编号(3位数字)由我校内部自行编号,如我校的第21支参赛队,其参赛队编号即为“07010021”。论文编号由“题目编号+参赛队号+下划线+队员姓名1+下划线+队员姓名2+下划线+队员姓名3”构成,如我校参赛队号为07010021的三名同学张三、李四、王五选做了A题,则相应的论文编号为“A07010021_张三_李四_王五”。我校的各参赛队编号见附件1。
2.在竞赛结束前,各参赛队必须将与竞赛相关的所有文件(包括论文正文(pdf格式)、程序、数据(赛题中的原始数据除外)和结果等)放在以论文编号作为名称的同一文件夹中,并压缩打包成一个文件,以论文编号作为压缩文件的文件名。例如:参赛队07010021的压缩文件为“A07010021_张三_李四_王五.RAR”,如附件2中图1所示。将压缩文件作为电子邮件附件发送到全国组委会指定的论文收集邮箱(以本队论文编号作为邮件主题):cumcm.solutions@vip.163.com。注意压缩工具务必使用通用的WinRAR,不要使用其他不通用的压缩工具。关于论文提交有几点特别提醒,请见附件2。
3.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见附件3。
4. 请务必于9月15日早7时之前将试卷纸质版及电子版(与发送到全国组委会指定邮箱相同的电子版)交到应用数学学院办公室(综合楼158室),同时将本队已填好的参赛信息表到应用数学学院进行汇总。参赛信息表见附件4。
相关附件
吉林财经大学大学生数学建模组委会
2014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