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吉林财经大学2024级本科新生“启智启航•新生赋能”入学教育工作方案》有关要求,为扎实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正确开启“一流的大学生活”,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学校“育人立校”战略工程纵深开展。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教育引导新生对大学生活形成较为全面和完整的认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方式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勤奋学习、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的志向。通过集中入学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成长的动力和潜能,为学生高质量过好大学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总体要求
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要做到教育理念人性化,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参与入学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做到教育内容模块化,科学设计入学教育模块,提高入学教育各项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要做到教育载体时代化,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平台,通过网络宣传、云端参观等形式提高入学教育的吸引力、覆盖面。要做到教育体系系统化,将信仰信念教育、素质素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务实践教育等贯穿融入新生教育全过程,形成入学教育完整体系。要做到教育机制长效化,把入学教育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定下来,推进新生入学教育长效化、制度化。
三、2024级本科生入学教育内容
2024级本科生入学教育内容由校情校貌基础教育、“四个融入、五育并举”专题教育、数智场景沉浸感知及校外实践教育和新生研讨课四个部分组成,将通过专题讲座、座谈交流、主题班会、网络宣传、参观研学、案例研讨等多种形式有效开展。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理想信念教育是新时代党的建设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作务,也是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首要必修课。形成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需要不断检验、持之以恒的教育深化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练,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新闻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础,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大学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讲理想信念课,铸牢学生信仰之基,补足学生精神之钙,引导学生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意识,进一步解决好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真正让理想信念成为学生心中的灯塔,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2.校史校训教育
校史校训是一所高校精神的概括、提炼和凝结,是学校教育理念、办学原则和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的文化核心与灵魂,更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校史校训是一面旗帜,体现学校的优秀办学传统,指明学校的办学目标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为所有师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校史校训是一把标尺,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对师生的行为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校史校训是一支号角,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是内化于广大师生内心的爱校如家、教书育人、立志成才的内生动力,并逐渐内化为学校师生的一种心理因子,赋予他们一种文化精神,主导他们的一言一行。面对新入校的大学生,校史校训精神做为入校的第二讲精神课。辅导员对本校校史校训内容进行宣讲,并带领新生参观校史馆,使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办学宗旨、办学思想、办学定位及办学方向等,掌握校史校训文化及精神内涵。用优秀毕业及在校生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领悟校史校训精神,在生活学习中传承践行伟大精神,在人生的新征程上,搭建技能大赛平台,施展新技能、人人都出彩、成就新梦想的机会;搭建干部社团平台,展示才艺、塑造自我、创造成长的机会。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在奉献中燃烧,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3.生涯规划教育
近年来,我国高校正围绕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职业生涯教育是以引导个体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职业生涯教育,有利于其明确个人的职业目标及职业发展方向,以及实现这一目标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最终实现成功创业或就业;同时,也有利于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需要的更高要求,缓解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对新闻学院学子个体发展以及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经济社会的发展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面对新入校的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入校的第三讲规划课,我院以生涯内涵、与学生个体的关系、生涯思维了解中学与大学生活学习区别、做好学业规划及时间的管理等进行宣讲,并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同时,开展校内相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主题活动,增强学匀思维养成意识,引导学生厘清职业价值观,做自已的领航者,成就自已的梦想。
4.安全教育
对于高校来说,校园安全管理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应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齐抓共管"的工作原则,何况学生安全牵连着千家万户,只有在抓好学校安全管理的基础上,才谈得上质量建校,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为此,面对新入校的大学生,校园安全教育作为入校的第四讲安全课,新闻学院辅导员围绕学生公寓用电安全、校园网络电信诈骗、人身财产安全、餐饮安全、体育安全及交通安全等内容进行宣讲,向全体同学发出警示,并结合近期新闻报道及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行为、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杜绝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
5.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体验为主题的教育,其本质在于尊重生命以及体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而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既包括对生命的关注,又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面对新入校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做为入校的第五讲生命课,新闻学院辅导员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人与自然、人与家庭的启蒙教育,探究生命的可贵、生活的意义以及自我保护等内容的宣讲。发动和组织学生参与集体行动,确定需求,动员各种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关于生命主题的活动,增进对生命的认识,培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及实践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行动。
6. 校外实践教育
学院根据实践情况,带领新生参观校外实践基地:喜马拉雅吉林、吉林省互联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通过在实习实践基地的参加和学习,重点了解融媒体时代下新媒体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前景,掌握新技术和新的媒体生产制作流程,感受企业实际运营环境,使学生对即将开展的学习有基本的认识,并产生专业归属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7.专业前沿知识传授
为新生准备专门的专业知识研讨,新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采用专业案例研讨、课堂个人反思等创新灵活多样形式,让学生了解财经新闻和传播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找到专业认同感,选取当前财经新闻领域的热点话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进行个人反思,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明确下一步学习重点。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增进对财经新闻与传播学科专业的理解与兴趣。
具体内容与安排详见下表:
序号 |
时间 |
主题内容 |
实施部门 |
主讲人 |
1 |
2024年8月30日56节 |
校情校貌、院情院貌介绍、学院专业及培养方案情况介绍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王玉柱、李阳、冯卓、冷艳 |
2 |
2024年8月30日78节 |
奖助贷、转专业、推免、学风建设等相关政策解读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袁冬梅 |
3 |
2024年9月9日12节 |
新生师生见面会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袁冬梅 |
4 |
2024-09-09周一910节 |
安全教育 |
保卫处 |
罗全军、王元帅 |
5 |
2024-09-10周二910节 |
国防安全教育 |
学生工作处 |
沙拉依丁•艾山江 |
6 |
2024年9月11日56789节 |
新生研讨课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陈霖、李瑶、冷艳、刘天际 |
7 |
2024年9月27日56节 |
爱党爱国教育、知校爱校教育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袁冬梅 |
8 |
9月13日56节 |
参观学校实验实训中心数智场景 |
实习实训中心、新闻与传播学院 |
实习实训中心工作人员 |
9 |
9月18日5678节 9月25日5678节 |
参观实习实践基地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冯卓、冷艳 |
10 |
9月27日56节 |
优秀校友分享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梁琪佳、张盟 |
11 |
9月27日78节 |
吉林省“新传+文旅”专业融合实践介绍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袁冬梅 |
12 |
2024年10月9日-10月16日 |
五馆参观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场馆讲解员 |
13 |
2024年10月9日12节 |
心理健康教育 |
学生工作处 |
高燕 |
14 |
2024年10月10日34节 |
创新创业教育 |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
卞志刚、李淑芬 |
15 |
2024年10月11日56节 |
实验实训安全教育 |
实验实训中心 |
张志成 |
16 |
2024年10月12日78节 |
生命健康教育 |
校医院 |
兰清云 |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学院四个教研室要充分认识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把新生入学教育作为长期、全面、系统的工程做实做细做好,要通过教育让新生不仅在形式上入学,更要在思想上、行为上、心理上入学。
(二)认真组织,力求实效。学院结合学生实际和专业特点,研究制定学院2024级新生入学教育具体实施方案和入学教育专题安排日程表,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确保新生入学教育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
(三)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各位教师要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更新理念、梳理提炼、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以改革创新推进新生入学教育高质量开展。
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4年8月13日